研究生就业与本科生就业的比较
更新时间:2024-06-22 13:32:30 读后感 我要投稿
最近,两组数据让中国科学院研究员徐耀又开始关注研究生就业问题:一是2012年,全国研究生计划招生规模为584416人,其中硕士生517200人,博士生67216人,10年间研究生人数增长了一倍;二是从2009年起,研究生的就业率连续3年不如本科生。
这些似乎印证了徐耀此前的判断。一年前,新生入学后,身为研究生导师的徐耀,在自己的博客上以两个真实的事例提醒学生:通过考研(微博)来缓解就业是不大可能的事情——本科毕业于同一所大学,一名学生选择直接去南方某家钢铁公司,一年后月薪8000元,工作有声有色;另一名学生选择读研,毕业后再去应聘这家公司,竟无功而返,如今是月薪2000多元的北漂。
上述两组数据被不少媒体以《研究生学历贬值,就业率连年不如本科生》为题加以报道后,很快在社会上激起波澜,有网友调侃:只有人民币在升值,其他的都在贬值。随即,诸如研究生就业不如本科生,本科生就业不如专科生、研究生就业率降低,本科生望而却步,不敢报考等相关报道和评论纷至沓来。
事实真是如此吗?近日,包括徐耀在内的多位研究生导师、教育学者、高校就业指导中心负责人员在接受中国青年报记者采访时均表示,这些说法值得进一步调查和推敲。
多个就业数据统计相互打架
这些人士首先质疑的是两份数据的来源及其权威性。有关扩招的数据,分别出自教育部、国家发改委5月联合下发的《2012年全国研究生招生计划的通知》和《2003年教育统计数据》,前者显示,2012年,我国研究生计划招生规模达584416人;后者显示,2003年,研究生招生总数为268925人,博士生48740人,硕士生220007人。两者相较得出,2012年的招生规模比2003年增长了1.17倍。
这一源自权威部门的最新统计并未引起太多争议,人们的质疑在于结论数据——在不少专家看来,扩招是原因数据,而研究生就业率低于本科生则是结论数据——硕士生的就业率连续3年不及本科生。
从最先发出这一消息的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报道来看,其数据出自由教育部全国高等学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编著的《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经记者查阅发现,《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2004~2008)》包含的只有2004~2008年之间的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数据,并无2009年以后的数据,故不可能得出研究生就业率2009年以后连续3年低于本科生的结论;而《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2009~2010)》一书中的数据则显示,2009年的博士生、硕士生的就业率分别是79.9%和81.2%,均高于本科生的79.6%。这与媒体所称2009~2010年,硕士生的就业率甚至不及本科生的说法也不相符。
在互联网上搜索发现,凡是提及自2009年起,研究生的就业率连续3年不如本科生的报道,大多是泛泛而谈,仅有少数提及了具体的就业率。2011年9月发布的《河北省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报告》是其中一份:2009年,研究生、本科生、专科生的就业率分别为77.22%、86.72%、86.99%;2010年,研究生、本科生、专科生的就业率分别为80.55%、89.49%、85.53%;2011年前三季度,分别为55.27%、83.29%、80.14%。
但是,这类地方数据并不足以成为硕士生的就业率不及本科生在全国范围内成立的有力证明。此外,从已经公开的数据来看,一些其他有关研究生与本科生就业率的数据统计存在相互打架的情况——
根据《2011年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分析调查报告》来看,2011年高校毕业生就业落实率呈现出两头高中间低的特点:本科生的落实率最低,为68.7%;博士生的落实率最高,为83.0%;其次是专科生,为76.7%;第三是硕士生,为75.3%。这份来自北京大学教育学院的就业统计就与研究生就业率不如本科生的论断存在差异。
作为专门研究劳动经济学的学者,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副教授李长安对硕士生的就业情况不如本科生的说法持怀疑态度。他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此前他看过一个有关教育收益率的调查,即每增加一年受教育年限收入增长的幅度。结果显示,本科生月薪大多分布在2500~3500元,平均为2767元;而66.2%的硕士生的起薪集中在3500~5500元,平均月薪为4317元。研究生就业收入要远远高于本科生。
他不明白的是,收入这一重要的就业指标竟未放入一些研究生与本科生的就业情况对比之中。
就业率统计口径五花八门,单就签约率而言,研究生要远远高于本科生
这就涉及就业率以及整个就业情况的统计口径问题。一直以来,高校就业率统计的科学性备受诟病,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教育行政部门和高校对外公开的就业率往往是一个整体的数字,通过有限的信息,人们很难说清楚这个数字到底包含哪些具体的指标,其中的隐性就业和所谓的灵活就业,即暂时找不到工作的又占有多大比例。
看到研究生的就业率连续3年不及本科生的新闻报道后,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杨东平的第一反应便是询问数据来自哪里,是否有科学的调查方法,而不是立即根据现有数据进行原因分析。
在接受中国青年报记者采访时,杨东平讲起了研究生扩招与本科生扩招之间的简单联系。他认为,研究生扩招是本科生扩招的一种后果:2002年以后,原本扩招的大量本科生进入就业市场,在就业市场还未形成较强的消化能力之前,作为消化本科生的一种对策,研究生吸纳了很大一部分本科毕业生,导致研究生不断扩招。
从这个角度来看,对比研究生与本科生之间的就业率并无太大意义,如北京师范大学(微博)副教授邢春冰所言,如果这些人不读研究生,本科毕业后又会怎样呢?
最重要的一点是,在就业率统计中,继续升学深造被视为已就业,而众所周知,本科生读研的比例要远远高于硕士生读博。
以上海市一所985高校的内部统计为例:截至2011年8月31日,该校连续3年的本科生就业率分别是92.10%、95.15%和94.68%,研究生的则是96.73%、98.14%和97.45%,这一数据已与研究生就业率连续3年不如本科生的说法背道而驰。
而细看这份就业统计可以发现,研究生的就业情况未必不如本科生,甚至会远远好于本科生。以该校2011年的就业数据为例,研究生总数为3487人,其中升学和出国人数分别为118人和187人,签约人数为2428人,占总数的69.63%;反观本科生,总数为3044人,其中升学和出国人数分别是852人和760人,签约人数则仅有1149人,仅占总数的37.74%。这意味着,从传统意义上的就业指标即与第三方法人签约的数量来看,研究生的就业率可以达到69.63%,本科生仅有37.74%,而超过50%的本科生都要通过在国内或者国外读研深造来完成就业。
类似的比例在该校2009~2010年的就业率统计中也能看到,连续两年,该校研究生签约人数占总数的66.99%、68.95%,而本科生的签约人数仅占总数的43.10%和37.69%。
在李长安看来,考研升学已成为当下本科生毕业后的重要出路,乃至造就了本科生较高的就业率,人们对此并非不了解,而一旦谈及具体的就业率时,更多地只看整体,却很少细究其中工作签约的比率。
杨东平还提到一点:不同的学校和不同的学科就业情况差别相当大。一些重点高校,尤其是985、211高校的研究生,其培养质量相对较高,就业问题并不突出,但是在宏观统计中,由于地方院校占大头,可能会拉了整个研究生就业率的后腿,毕竟,地方院校在研究生培养质量上相对较差,结构性的问题可能更突出。
对比就业率时,还有许多需要注意的细节。比如人们看到的多是初次就业率,即截至毕业生毕业当年8月份的就业情况。而在李长安看来,研究生就业相对本科生需要更长的蛰伏期,因此在初次就业率上并不占优势。另有分析表明,博士研究生的初次就业率相对较低,这也拖了整个研究生就业率的后腿。
就业率低成学历贬值发泄途径
尽管高校毕业生就业率注水早已不是新闻,社会并不相信就业率的统计数字,但研究生就业率不如本科生的消息还是被大肆传播,其背后暴露出研究生培养的问题值得深思。
尽管杨东平不愿将就业率与学生的培养质量联系在一起,也很难看到其中有哪些深层次的因果关系,但他依然相信,当下的研究生培养出现了大问题,以至对其就业率的解读都要成为学历贬值的发泄途径。正如不少网友评论所言:研究生教育已经掺了水。教育部门在对大学本科扩招踩刹车的同时,又摊大了研究生教育的大饼;而当前大学教育质量下滑,形成了一届不如一届的贬值链也是不争的事实。
在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看来,研究生的扩招,并不是从研究生本身的教育规律出发考虑,而是在一味地追求办学规模、办学政绩和现实利益,使我国的研究生教育30余年的时间就走完了美国100多年的路,实现了赶美超英的目标。一个重要的佐证是——
国务院学位办的数据显示,中国大陆获准授予学士学历的大学有700多所,美国有1000多所,但我们拥有博士授权资格的高校超过310所,而美国只有253所。
熊丙奇告诉记者,按照这种思路发展下去,研究生教育质量下降、研究生就业前景不佳的情况还将进一步恶化。
在一家科研院所的科技创新讨论会上,科研人员在讨论起人才培养和人事晋升制度时,纷纷抱怨近几年学历贬值现象。他们认为,当前国内多数单位通过多种计划和名目来聘请国外留学 (微博) 人才,这不仅加速了国内高学历人才的贬值,对国内人才培养整体路线也是一种冲击。甚至有科研人员在博客中以要想念博士,就去国外念为题发文,并在文章结尾写出了另一个担忧,如果国内对人才的培养和选拔再无统一规划,恐怕海归急速贬值的时代也要来临了。
本科生考研接近或超三成
在三所高校公布的数据中,最相似一点是,本科生考研比例均接近或超过30%。山大的数字为2267人,占本科生总数的34.60%;海大的数字为1182人,占本科毕业生比例为31.60%;石油大(华东)的数字为1627人,占毕业生总数的26.55%。
据海大就业指导中心介绍,近年来本科生考研持续升温,录取比例不断提高。但他同时表示,学院、专业不平衡现象较严重,理科考研比例较高,工科次之,人文社科类较少。比如,海洋环境学院考研录取率达到69.44%,最高的专业(大气科学)达72.53%,而最低的专业(朝鲜语)只有6.45%。
对比国内其它重点高校发现,山东高校本科毕业生升学比例并不高,如清华大学本科生国内读研的比例是54.4%,北京大学这一数字更是高达69%(含出国深造)。
研究生比本科生好找工作?相关数据不支持这一结论。在山东三所高校中,海大、石油大(华东)研究生就业率比本科生就业率低,只有山大相反。但从就业去向上看,研究生毕业进机关事业单位、大型国企、教育医疗科研单位的比例均高于本科毕业生。
公务员仍是理想职业首位
大学生就业最想干什么?据海大对历届毕业生开展的就业意向调查显示,公务员/机关干部稳居毕业生理想职业首位。这就不难理解考公务员在高校的热度。但在这一就业领域,理想和现实的差距也最大。据统计,海大2011—2013年应届毕业生报考公务员人数持续上升,分别为1920人、2050人和2365人,占当年毕业生总数的33.5%、34.6%和37.8%。
近四成毕业生报考公务员,总录取比例近三年来均未超过4%(2013年本科生为2.17%,研究生为4.81%)—这个比例中还包括进入事业单位的毕业生。
也许,从另外两所高校能更清晰地看出成为公务员有多难。山大2013年毕业生总数为10947人,其中考取国家公务员、省级公务员及选调生共计211人,占比不到2%;石油大(华东)进入党政机关毕业生数比例更少,为0.77%。
除了升学外,企业仍然是大部分毕业生流向所在。山大本科生签约企业比例高达79.09%,研究生也有45.89%;石油大(华东)因为专业特色明显,仅进入中石化、中石油、中海油及其下属企业的毕业生就占到28.55%,进入其它企业的毕业生也有29%以上;海大毕业生到国有或集体企业的占21.85%,到三资及其他企业的占40.95%,合计超过60%。很显然,六成以上的大学毕业生进入企业工作。
特色优势专业就业率可达100%
专业不同,就业率大不相同。海大就业指导中心负责人告诉记者,高就业率的专业,一般是学校的特色优势专业,另外还有市场需求旺盛的专业,有些人们观念中的热门专业,其实并不理想。
以海大来说,应用类或工科专业需求岗位较为旺盛,如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会计学等专业,其中最高的专业(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就业率达100%;而纯理科、人文社科类专业需求较少,就业率比较低,最低的专业(音乐表演)只有37.84%。当然,这位老师也强调,像音乐表演这样的艺术类专业,很多毕业生没有签约单位,但有一技在身,自己单干或创业的很多。
这并不是海大独有的现象。近三年来,石油大(华东)根据市场反馈,新增环保设备工程专业、海洋油气工程专业和化学专业,暂停工商管理、电子商务和公共事业管理等3个专业的招生。
在研究生层面,也同样面临着人文社科类毕业生就业难的现象。石油大(华东)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研究生招生数量,从2010年的41人降到2013年的22人,下降比例达46.3%,哲学、高等教育学等专业学术型研究生招生数量也有下降。
本科生动手能力不足
在海大就业质量报告中,还有两个统计引人关注。
首先是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人际交往能力、适应能力还需进一步加强。
海大通过对2330名2013届毕业生开展初入职岗位胜任力的调查显示:53.7%的毕业生认为学校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培养扎实,能够满足岗位需要,41.8%的毕业生认为学校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基本满足岗位需要。但在动手实践能力、信息处理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应变能力、执行力等方面认为能满足工作需要的均未超过三成。
另一项是对未就业学生的统计。未就业毕业生中,有业不就和无业可就情况并存,截至2013年12月30日,海大2013届毕业生中未就业人数共计330人,其中无就业意愿的毕业生251人,占76.06%;有就业意愿但未找到工作的79人,占23.94%。
据调查,三方面原因导致了毕业生个人无就业意愿、有业不就:一是部分纯理学学科学生毕业后继续复习考研,不就业,此类学生在未就业毕业生中达56.17%;二是部分毕业生非国家机关或事业单位不去,毕业后坚持等待机会,暂不就业,这部分学生大都家庭条件较好,从学科专业上来看多是集中在法学、管理学、经济学和文学类毕业生;三是有的毕业生表示要继续申请国外学校深造,不急于就业。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财政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财务局,有关部门(单位)教育、财务司(局),教育部直属各高等学校:
现将《2011协同创新中心建设发展规划》《2011协同创新中心政策支持意见》《2011协同创新中心认定暂行办法》印发给你们,请按照执行。
各地方、高校及相关部门要依据上述文件,认真做好协同创新中心的规划、组织和培育工作,加强顶层设计,做好统筹部署,围绕国家、行业以及区域的重大需求,结合自身优势与特色,积极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协同创新;针对当前高校改革整体性和系统性推进的要求,发挥高校改革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切实落实各方面的政策支持措施,真抓实干,务求实效;积极联合国内外优势力量,广泛汇聚创新要素与资源,深入推动机制体制改革,努力营造协同创新的环境和氛围。
【研究生就业与本科生就业的比较】相关文章:
2015年数据库招聘笔试题2024-06-21
河北移动面试经验2024-06-21
2017年营养学专业就业前景2024-06-20
个人工资调整申请书(通用10篇)2024-06-20
公司上班时间调整通知2024-06-20
关于医疗保险人才就业状况的相关2024-06-19
影响英国大学的就业情况的因素2024-06-19
良好校风影响人生演讲稿(精选152024-06-19
火烧云教案(通用20篇)2024-06-18
幼儿园中班教师随笔2024-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