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劳创新致富的依据

更新时间:2024-04-23 15:26:25 放假通知 我要投稿

"

摘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造财富和分配财富相统一,是共同富裕的本质要求。在实现共同富裕的道路上,劳动与创新都是必不可少的,劳动是人类生存的基础,是创造财富的重要源泉;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勤劳创新致富的依据包括共同富裕的要求、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要求。

关键词:共同富裕;创新劳动;勤劳创新致富

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上的讲话中习总书记提到,推进共同富裕,要把握好鼓励勤劳创新致富这个原则,“幸福生活都是奋斗出来的,共同富裕要靠勤劳智慧来创造。”在实现共同富裕的过程中,为实现共同富裕提供物质基础的勤劳创新必不可少,而勤劳创新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共同富裕。

总的来说,勤劳创新致富的依据可以概括为以下三点。

一、共同富裕的要求

“共同富裕是对马克思主义共同富裕思想和共产主义理想具体内容的继承和创新,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执政时的基本方针和行动指南,是一个内涵丰富、意义深远的科学命题。”马克思虽然没有明确提出“共同富裕”这一概念,但在他的学说中,却包含着丰富的共同富裕思想。马克思认为生产资料应该是全体人民的,在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中生产将是为了全体人民的富裕而生产的;在分配领域,按劳分配应在第一个共产主义阶段进行,按需分配应在第二阶段进行。在这两种分配方式下,我们就避免了因为生产资料的私有制所导致的社会的贫富差距和两极分化。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在《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中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共同富裕的概念,“我们还是一个农业国,在农业国的基础上,是谈不上什么强的,也谈不上什么富的。但是,现在我们实行了这么一种制度,这么一个计划,是可以一年一年走向更富更强的,一年一年可以看到更富更强些。而这个富,是共同的富,是共同的强。”为了给全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的高涨热情鼓劲,毛泽东提出了以公平促效率的共同富裕观,但他强调的是过程公平,对共同富裕的理解还比较片面。1992年南方谈话时,邓小平曾表达过他对于社会主义本质及共同富裕的想法,“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在那个阶段,共同富裕的内涵更多代表的是物质方面的满足。现在,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我们的第一目标已经变成了向往美好的生活需要的满足。同时共同富裕的内涵也有了新的发展,有了更深层次的内涵,除了物质富足,也包括精神等软实力方面的富裕。共同富裕需要扎实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为此需要发挥创新劳动在财富创造中的关键作用。在“共同富裕”一词中,“富裕”反映的是社会当前的经济发展水平有多高,“共同”一词表达的是人民共同创造、共同分享发展成果。共同富裕需要经济前进,发展经济离不开创造财富。按照马克思的说法,需要包含三个要素的财富生产过程,三要素分别是劳动、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其中劳动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劳动对象的物质内容构成财富的物质内容,劳动与劳动对象相互作用时可以产生效用,劳动资料使劳动能够顺利地进行。在马克思的视域中,劳动包括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简单劳动是指不需要经过专门训练,一般劳动者都能胜任的劳动,而复杂劳动是需要一定的专业训练才能从事的劳动,复杂劳动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并随着创新的发展与进步创造更多的价值。财富创造的重要源泉一直是活劳动,而不是死劳动,也不是机器人或人工智能,因此由劳动者参与其中的劳动始终是创造财富的重要源泉。

二、高质量发展的要求需要经济的持续增长才能把“蛋糕”做大。高质量的发展本质上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经济增长要体现新发展理念,要把“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贯穿于经济增长的各个环节,要把创新作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要把创新作为经济增长的关键。要通过勤与劳创新促进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就需以高质量发展为基础,高质量发展也是以共同富裕的实现为目标的。近几年,在国民经济信息化的程度不断提高、知识因素在社会生产中的作用日益增强的条件下,复杂劳动逐渐成为劳动的“主角”。如今,劳动的外在形式已经改变,脑力劳动所占比重越来越大,而作为当今时代劳动的主要形式之一,创新劳动在复杂劳动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这对高质量的发展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创新劳动,泛指突破常规的思维模式、生产方式和组织方式,创造和运用新的思维理念、科技知识和方式方法,提高劳动效率,减少劳动消耗,创造有价值的社会财富的劳动,是相对于常规劳动而言的一种创造性劳动。它作为一种具体劳动创造使用价值,作为一种抽象劳动创造价值,仍然具有两重属性: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创新劳动所具有的创造价值的特殊功能,使它创造出越来越多的社会财富。在商品世界普遍存在的个体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矛盾运动中,创新劳动通过作为其先进技术所发挥的特殊作用,通过市场竞争的适者生存机制,在拉动各种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社会价值不断降低、社会财富快速增长的历史火车头上发挥着永不停歇的作用。把创新作为推动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与共同富裕的原动力,能鞭策我们主动作为,为经济发展提供源源动力;有助于调动全社会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高质量发展中进一步实现创新发展,让我们社会的发展更加平衡、更加协调、更加包容;探索形成人与自然更加和谐的低碳发展模式,将创新与绿色发展相结合。没有实实在在的优质发展成果,也就谈不上实现共同富裕。要在做大“蛋糕”的基础上,生产足够的物质基础,通过劳动,特别是创新劳动,达到共同富裕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的。

三、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要求在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后,我们开启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建设的新征程,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党的二十大报告旗帜鲜明地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习近平总书记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中的讲话指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一个探索性事业,还有许多未知领域,需要我们在实践中去大胆探索,通过改革创新来推动事业发展,决不能刻舟求剑、守株待兔。”现代化的实现既要靠人民的勤劳智慧,也要紧抓创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既不搞“平均主义”,也不搞“大锅饭”,要通过倡导和鼓励全体人民勤劳致富、创新致富,实现全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最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靠的是社会各行各业人的共同奋斗。让百姓在人人参与中富起来,在人人尽力中富起来,在人人享受中富起来。推动人类社会前进的根本力量是劳动,劳动是快乐之源,也是幸福之源。只有凝聚全体人民的力量,充分发挥各自的技能和智慧,才能为共同富裕的实现提供不竭的动力。归根到底,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丰功伟绩是靠各族群众矢志不渝的奋斗完成的。为了完成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必须将广大人民群众的主动性、创造性和积极性调动起来,引导人民群众奋发向上,为社会和人民群众创造一个共同建设、共同创造的发展环境。幸福的生活来源于奋斗,归根结底取决于人民群众的共同奋斗。共同富裕要靠勤劳智慧创造,归根到底要靠人民的劳动和智慧创造,在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的过程中,人民是主角,人民既是共同富裕的创造者,又是共同富裕的共享者,要通过劳动者的勤劳和创新,激发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达到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作者:邓晓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王萍,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副教授。本文系2021年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相结合的创新性发展研究”(21XJA710005);2021年陕西本科教学改革研究重点项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践教学创新研究”(21BZ035)的阶段性成果。)

勤劳创新致富的依据

勤劳创新是实现财富积累和经济繁荣的重要因素。在当今竞争激烈的社会中,勤劳和创新成为个人和企业取得成功的基础。以下是勤劳创新致富的依据。

首先,勤劳是实现财富积累的基石。勤劳意味着付出更多的努力和时间去工作。勤劳的人通常能够更好地应对挑战,克服困难,并在工作中保持高效率。勤劳不仅仅是简单地工作更长时间,而是在工作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主动学习和成长。只有通过勤劳,人们才能够积累更多的知识和经验,提高自己的技能水平,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其次,创新是实现财富积累的重要途径。创新意味着不断寻找新的解决方案和机会,推动个人和企业不断发展。创新可以表现在产品、服务、管理和市场等方面。通过创新,企业可以提高产品的竞争力,满足不断变化的客户需求,并在市场中取得竞争优势。对于个人来说,创新可以帮助他们找到更好的职业发展机会,实现个人价值的最大化。

勤劳和创新相辅相成,共同推动个人和企业的致富之路。勤劳是创新的基础,没有勤劳就无法积累足够的知识和经验,也无法实施创新。创新则需要勤劳的人们不断探索和尝试,发现新的机会和解决方案。勤劳和创新的结合可以创造更多的财富和就业机会,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除了勤劳和创新,还有其他因素也会影响个人和企业的致富能力。例如,良好的管理能力、市场洞察力和团队合作精神都是成功的重要因素。然而,勤劳和创新作为最基本的依据,为其他因素的发挥提供了基础和保障。

总之,勤劳创新是实现财富积累和经济繁荣的重要依据。勤劳和创新相互促进,共同推动个人和企业的发展。只有通过勤劳和创新,才能够不断适应和应对社会发展的变化,实现自身价值和财富的增长。

"

【勤劳创新致富的依据】相关文章:

网友惊呆了!20岁的“熊孩子” 32024-04-22

面对校园暴力没有退让 3人殴打校2024-04-22

暖心!武汉一高校,在医院举办特2024-04-22

杜绝学生网络成瘾,武汉一高校打2024-04-22

中越米轨铁路中亚班列一年开行102024-04-22

明年起中国对化肥等94项商品不再2024-04-22

中国改革开放40年大事记2024-04-21

本专科生注意了!国家奖学金评审2024-04-20

上海市高等学校信息技术水平考试2024-04-20

法宣在线登录平台【官网入口】2024-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