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协委员施卫东:优化新一轮“双一流”入选标准和考核评价指标体系

更新时间:2022-05-24 00:44:53 教育动态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政协委员施卫东:优化新一轮“双一流”入选标准和考核评价指标体系

“双一流”建设工程是新时代背景下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战略部署,是加快高等教育现代化、实现高等教育强国的关键之举。“双一流”的具体评价标准对全国高校有着重大的影响力。

“目前,’双一流’的入选标准仍存在较大争议,监测指标体系较为繁琐。”日前,全国政协委员、南通大学校长施卫东指出,虽然当前对于“一流大学”的标准普通比较认同,但对于“一流学科”的标准仍存在较大争议。

他认为原因在于入选标准一直未正式公布,过分强调某一单项指标、单个学科的排名、标准的一致性等等。除入选标准外,考核体系也存在着部分不合理的现象,比如没有明确建设期满的具体考核标准,动态监测的指标体系太过繁琐,偏离了鼓励高校办出特色的初衷,人才培养的核心地位不够突出等。

公开数据显示,“双一流”建设工程实施以来,入选的137所“双一流”建设高校在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标志性科研成果积累、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社会服务能力增强、文化传承创新与引领等方面取得了突出成效。我国高等教育与美国、英国等世界高等教育强国相比,在世界一流大学的数量与比例、学校原创性成果、社会服务贡献等方面还较为落后,整体水平仍然还有较大差距。

施卫东建议,可从优化新一轮“双一流”入选标准和优化考核体系两个方面着手,完善“双一流”建设工程的考核评价体系,从而推动中国高等教育从“平原”变“高原”。“在制定新一轮’双一流’入选标准时,要处理好学科水平与学校实力、中国特色与世界一流、国内评价与国际评价、单项指标与综合指标、急需学科与一般学科的关系,以学科水平为基础、综合考虑学校整体实力、进一步突出人才培养质量、向符合国家重大战略的学科给予优先支持。”

施卫东表示,这样有利于制定出全国高校公认的标准。此外,在优化考核评价体系的过程中,还要强化滚动淘汰机制、制定明确统一的考核标准、优化动态监测指标体系、凸显人才培养的核心地位。“只有加快推动‘双一流’建设工程考核评价体系的优化完善工作,并及早公布相应的指标体系,才能为早日建成高等教育强国提供良好导向。”施卫东说。

以上就是小编整理的政协委员施卫东:优化新一轮“双一流”入选标准和考核评价指标体系的介绍,本文章来源于中国青年报,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图片源于网络,本文由爱扬教育整理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

【政协委员施卫东:优化新一轮“双一流”入选标准和考核评价指标体系】相关文章:

双一流和双一流A06-02

双一流a和双一流的区别06-20

双一流评选标准03-15

双一流和非双一流的区别04-13

双一流高校和双一流学科06-19

双一流b和双一流的区别06-16

东财是双一流大学吗03-31

双一流大学和双一流学科区别02-24

双一流学科和双一流大学区别04-02

双一流和双一流b有什么区别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