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方案

更新时间:2022-07-29 11:24:02 两会专题 我要投稿

小学语文教学方案(精选12篇)

  为了确保事情或工作能无误进行,预先制定方案是必不可少的,方案一般包括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工作重点、实施步骤、政策措施、具体要求等项目。怎样写方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语文教学方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语文教学方案(精选12篇)

  小学语文教学方案 篇1

  一、教学要求:

  1、提高学生的识字兴趣。

  2、创设情景,树立生活中学习语文的观念,能细心观察,主动认字。

  3、巩固复习学过的形近字,并力求书写美观、工整。

  4、通过读句子巩固、积累对越越句式的用法。

  5、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二、教学准备:

  把我会认这个环节的字,制成课件转盘,内设音、形、意。

  布置教室,张贴各种小型标牌、广告,配以适当的图片。

  三、教学重点、难点:

  创设情景,树立生活中学习语文的观念,能细心观察,主动认字,提高学生的识字兴趣。

  四、教学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我会认

  1、导入。

  今天,老师和小朋友们玩一个有趣的转盘游戏。

  2、出示转盘。

  你们认识吗?(引导学生自由认读)

  请3-4位同学大声认读。(注意读准字音)

  学习小组开火车认读。

  在这8个字里藏着一个秘密呢!聪明的小朋友一看就知道。

  3、为什么这些字里都有个木字呢?请各小组的同学讨论讨沦。

  4、做游戏玩转盘,猜字谜。

  5、课外延伸:除了老师带来的这些字以外,你还能想出哪些字是木字旁的呢?

  二、我会读

  1、激趣导入:老师要带同学们左一个有趣的地方。

  在这个地方,有许多小朋友们常见的字。

  2、引导学生观察。标牌大都挂在大门边或大门上,你们注意过吗?

  结合图,出示书中的6个标牌,学生自由读。

  学生互相讨论,交流选出合适的标牌贴在图上。

  3、分小组活动,讨论、认字、摘字卡。

  活动交流:我们来看看刚才小朋友找到了多少汉字朋友。

  4、小朋友们会认这么多字,能不能告诉老师,平时你在什么地方看到过这些字呢?

  5、模拟情境表演:现在我们在大街上,这位同学遇到了不认识的字,可以怎么做呢?

  6、巩固练习,做游戏爬好汉坡。

  三、扩展活动:

  从家中的包装袋、废报纸或纸盒上找出汉字,剪贴到自己的识字本上。

  第二课时

  一、比一比,写一写

  1、出示生字。

  请小朋友们仔细,比一比,这些排在一起的字哪些地方不同?自己选择说哪一组。

  学生在小组内自由说,教师巡视、参与。

  2、写字。

  强调关键笔画。

  注意强调写字姿势,教师巡视。

  3、请同学把自己感觉满意的作品摆在实物投影下,让全班同学欣赏、评价。

  二、我会读

  1、出示三句活。

  看谁读得最认真,能发现这三句话中相同的地方。

  学生自由读,再同桌互相读。

  2、教师抽查。

  3、扩展。

  加入几幅电脑动画,如:刮风的画面,风越来越大,小朋友的个子越长越高。夏天到了,越来越热。

  三、读读背背

  1、激发背古诗的积极性。

  过渡:同学们平时都很爱背古诗,现在就请把自己爱背的古诗展示给同学们,看看哪位同学记住的.最多。

  2、学生自愿参与。

  背完后,评选出背古诗小能手。

  3、今天又要介绍一首新的古诗《锄禾》,一定有同学听过这首古诗,会的同学可以跟着老师一起读。

  出示挂图,配乐范读。

  吸引学生并激发他们读的兴趣,引导学生自发跟读。

  范读一到两遍,读出节奏与韵脚,感染学生。

  小组合作学习,再逐个拼读过关。

  4、教师抽查。

  学生评议,纠正个别读错的字音。

  5、感悟诗意。

  学生反复朗读后,启发学生发挥想像,并根据个人感悟做动作。

  学生做擦汗的动作,可以借机点拨,引导学生体会诗意。

  6、指导背诵

  7、课后延伸。

  找一找还有哪些诗或儿歌是写农民伯伯的,读一读,背一背,看谁记得多。

  小学语文教学方案 篇2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0个生字,认识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勾勒、骏马、无限、鞭子、疾驰、马蹄、奶茶、礼貌、拘束、举杯、摔跤。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句子中含着的意思。

  3、读懂课文,在草原自然美与人情美的熏陶感染下,受到热爱祖国和民族团结的教育。培养学生爱美的情趣。

  4、品味积累课文中优美的语言。

  教学重点:

  1、通过语言文字展开想象,在脑海里再现课文所描写的生动情景。

  2、具体体会课文中静态、动态描写

  教学难点:

  理解重点句子。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检查预习情况,学习生字新词,质疑问难。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主要内容。

  3、理清课文层次。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新课

  1、谈话:我国北部的内蒙古自治区有宽广无边的草原,景色优美,牛羊成群。这篇课文记叙了作者老舍先生第一次访问内蒙古草原看到的美丽景色及受到蒙古族同胞热情欢迎的情景。

  2、观看《草原》电视教材,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和意境。

  3、学生简单谈谈自己的感受。

  二、布置预习

  1、学习生字新词,注意生字的音形义。

  2、读读课文,想想作者笔下的草原是怎样的景象。

  3、画出你认为写得最美的句子和含义深刻的句子,试着体会这些句子的意思。

  4、找出自己不理解的问题。

  三、检查自学,质疑问难

  1、读生字组词,并读读生字在文中的句子,注意正音。

  组词:

  骏()俊()竣()限()驰()

  峻()唆()梭()垠()弛()

  蹄()茶()貌()杯()跤()

  缔()荼()藐()怀()胶()

  2、理解词语。

  3、质疑问难,现在小组内讨论,交流。

  四、理清课文的`线索

  1、自由读课文,思考:作者初到草原和快到目的地时,看到草原景象是怎样的?

  2、理清课文线索

  默读思考:本文是按作者进入草原以后的经历事情的顺序来叙述的。课文共有几个自然段?写了几个意思?

  3、交流、整理:

  (1)草原美景

  (2)欢迎远客

  (3)亲切相见

  (4)热情款待

  (5)联欢话别

  五、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和词语。

  2、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句子中含着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在草原自然美与人情美的熏陶感染下,受到热爱祖国和民族团结的教育。培养学生爱美的情趣。

  4、品味积累课文中优美的语言。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听写生字新词。

  2、读课文,说说每一个自然段讲了什么意思。

  二、学习第一段

  1、听师范读,边听边在脑海中勾勒画面。

  2、自由读、思考:这一段主要写了什么?哪一句话可以概括这一特点?

  投影出示:

  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

  再读这一段,说说你是如何理解这句话的?

  3、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概括了草原的特点,那么作者是怎样写具体的呢?看图,默读这一段,画出有关语句,小组交流细细体会。

  教师适时点拨。

  4、朗读第一段,想象画面,体会作者的心情。画出有关词句,集中交流。

  5、再读第一段,体会作者是怎样抓住景物的特点具体描述的。

  三、学习第二段

  1.自由读第二段,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2.初入草原和走了许久后景色有什么不同?画出有关语句,集中交流。

  3.出示投影片:读句子,说说从哪些词语中体会到什么?

  忽然,像被一阵风吹来的,远处的小丘上出现了一群马,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群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来。

  分组讨论,教师点拨。

  4、有感情地朗读,深化理解。

  四、学习第三段

  1、默读第三段,说说你是从哪些语句中体会到主客见面时那真挚的感情。

  2、指导朗读第三段。

  五、学习第四段

  1、自由读,思考:好客的主人是怎样款待客人的?把你体会最深的一点讲给同学们听。

  2、请学生朗读,同学们边听边想象画面。

  六、学习第五段

  1、齐读最后一段,谈谈你的感想。

  2、反复朗读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说说你的理解。

  七、总结

  总结全文:本文通过写老舍先生第一次访问内蒙古草原看到的美丽景色及受到蒙古族同胞热情欢迎的情景,表现了民族团结的精神。

  八、布置作业

  1、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选择自己喜欢的句子抄写下来。

  附:板书设计

  小学语文教学方案 篇3

  一、指导思想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学生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接受信息)、写作能力(书面表达)、口语交际等能力(出口成章)。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养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

  二、改革切入点

  1、课前查阅搜集资料。

  2、阅读教学:课堂教学和课外阅读。

  3、开展语文综合性、研究性学习。

  4、考试评价。

  三、实施要求、方法、途径

  (一)小语教材中有许多值得探究的信息点,引导学生课前预习时要善于发现,通过多种途径查阅搜集相关资料,进行理解、处理、整合,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养成搜集资料,练习查阅的习惯。搜集的方法可以多样,如上网、去图书室、看电视、调查访问等。

  (二)阅读教学

  1、课堂阅读教学

  突出以读为主的训练

  在阅读教学中,朗读是基本训练之一,是学习语文行之有效的方法。因为文章的精义妙理,作者的神思妙笔,只有通过反复朗读才能体味得到,而非分析讲解所能代替。成功的朗读训练,可帮助学生深刻地理解课文,激起情感共鸣,从而自然地达到“情动于中动形于外”的境地。因此,课堂上要给学生尽可能多的时间,让他们潜心读书。通过以读代讲,以读促思,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和课文的语言特点。

  强化朗读感悟――以读促解,以情促悟

  以读为主,注重感悟,是《语文课程标准》所倡导的阅读教学新理念。

  (1)、以朗读代替听答,促进理解。

  传统语文教学最大的弊端是教师机械训练,学生被动学习。这种“机械”与“被动”在阅读教学中表现为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学生缺少阅读实践,缺少朗读感悟。我们要致力于克服弊端,走出误区。要坚持以教师的导读代替讲与问,以学生的朗读代替听和答。通过多读来强化感悟与体验,达到以读促解的目的。

  (2)、主线推进,横向联动,加强整合。

  就一篇课文或一节课的阅读教学操作而言,一般都存在一个“主线推进”的问题。传统语文教学是将“理解课文内容”作为主线推进的,这是一种典型的“理解式阅读”,且是单线独进,不及其余的直线式教学,其结果只能是少慢差费。我们要根据语文课标的.新要求构建一种以“朗读课文”作为主线推进的阅读教学新模式,保证学生充分的阅读实践,强化朗读感悟,也十分有利于学生的阅读积累。

  以朗读课文作为主线推进,但不是单线独进,不是让学生死读傻读,而是着眼于三维目标和语文教学的诸多任务,实行“横向联动”,在朗读课文的进程中左顾右盼,整体观照,将识字、词句体悟、内容理解、写作技法、认识能力、创新思维、情感态度等等都一一渗透落实。横向联动的关键是“整合”,即将一切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要求、教学活动、教学手段都融于“读”中,以读促思,以读促解,以读促记,以读促说,以读促写。具体的操作方法就是让学生读中识、读中悟、读中说、读中问、读中议、读中写、读中练、读中用。

  (3)、调动情感参与,深化情感体验。

  调动学生的情感参与,是强化朗读感悟的催化剂。只有充分调动了学生的情感参与,他们的学习才会有动力,有潜力,有活力,他们对课文的主体感受和感悟理解才会更真切,更深透,阅读教学才能达到高层次和理想化的境界。

  2,课外阅读

  明确课外阅读的要求

  课外阅读,重在“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标准》),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标准》分阶段作了具体的要求:第一学段,规定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按每学年40个标准周计算(两学年80个周,以下相同),平均每天的阅读量应在100字左右。第二学段,规定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平均每天的阅读量应在700字左右。第三学段,《标准》就阅读总量作了大幅度的提升,规定不少于100万字,平均每天的阅读量在1800字左右。当然,上述日平均阅读量在阅读的过程中,受识字数量,阅读能力、兴趣,文本及其他相关因素的影响,可能呈“波浪”状推进,这些都是正常的。《标准》除了在阅读数量上给出了具体要求外,还就阅读兴趣、习惯等综合阅读能力的形成分年段作了一些要求:低年段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学会使用普通话,一年级时能由图读文,二年级时学会默读并在阅读中尝试积累。中年段除了“普通话”、“默读”等基本要求外,还要注重对优美语言的积累和领悟。高年段则在中年段的基础上,要求“每分钟不少于300字”,注重了阅读速度的培养,并强调了阅读的选择性,提倡广泛地应用现代资源“扩展自己的阅读面”。

  选择合适的课外阅读内容

  不少于145万字的“课外阅读总量”,单从数量的安排上看呈递增状,所以我们在内容的确定上也应有个层级性。低年级的学生,识字不多,适宜从简单的趣味性的配图注音读物开始,从单幅图一句话到多幅图一段文,逐步发展到二年级时的每天一则小故事。阅读的内容以童话、儿歌、民谣及浅显的配图寓言为主,强调故事性、趣味性、形象性。篇幅力求短小精悍、朗朗上口。画面的设计要求鲜艳、漂亮、直观。中高年

  级的学生随着阅读能力的提高和阅读习惯的养成,应逐渐由“以文为主、以图为辅”的注音读物过渡到纯汉字读物。内容应以童话、寓言、浅显的古诗文及反映儿童生活的现实作品为主,同时,我们还要更新阅读观念,适当指导学生浏览(含视听)有关的新闻媒体,把阅读与社会现实结合起来。提倡学生订阅或购买适合自己阅读的书报,并养成定时阅读的习惯。对于尝试阅读长篇小说的学生,我们可根据实际情况予以指导,对于学生阅读不适合的课外书籍时,应给予引导,切忌方式简单而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确保学生健康地进行课外储存。,至于学生课外阅读书籍的来源,既可依托学校的图书室,也可向当地的图书馆去借,当然更要发挥学生家庭藏书的功能。

  注重阅读方法的指导

  课外阅读是学生开阔眼界、储备知识、训练能力的桥梁。如何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阅读方法?

  第一,课内与课外结合。学习与生活应该是一个有机的整体,阅读亦如此。首先校内要开设好阅读指导课,对学生的课外阅读进行科学的指导,使学生逐步掌握一些基本的读书方法,培养良好的课外阅读的品质。其实,有些课外阅读内容本身就是课内阅读的延伸,比如,学习了《卖火柴的小女孩》,布置学生读《安徒生童话》;学习了《狱中联欢》,引导学生读《红岩》;学习了《景阳冈》,安排学生尝试阅读《水浒传》……

  第二,自读与交流相结合,课外阅读虽多为自读,但适当的交流是不可缺少的,通过一周一次的课外交流活动,一是对课外阅读具有促进作用,坚持:“课外阅读”的学生有话可言,而未读或少读的则有口难开;二是激发兴趣,学生读到一篇好文章、一本好书,会产生强烈的交流欲望,通过交流,既使本体所储存的信息得到了增益性循环,又促使客体对相关文章或书籍产生强烈的阅读欲望;三是通过交流,能澄清一些较模糊的认识,引导学生健康的读书和读健康的书;四是通过交流,一些好的读书习惯、读书方法能得到张扬。同时,我们还可以利用课外阅读交流的机会,从量到质,对学生的课外阅读情况进行评价,及时地把握课外阅读的状况,以便指导和调控。第三,课外阅读要讲究因材指导。,完成规定的课外阅读量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要学生读有所获。总之,课外阅读,既要保证一定的阅读总量,又要通过对阅读目的、阅读方法、阅读资源的深刻领会与探索,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三)开展语文综合性、研究性学习

  语文综合性、研究性学习重在学科内外的联系、重在学习过程,注重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能较好地整合知识和能力,尤其有利于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观察感受能力、综合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搜集信息能力、组织策划能力、互助合作和团队精神等等。所以我们要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育资源,优化语文学习环境,努力构建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的语文教育体系。引导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拓宽语文学习的内容、形式和渠道,使他们在广阔的空间里学语文、用语文,拓宽视野,丰富知识,提高能力。因此,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必须采取合适的形式开展综合性研究性学习,每学期必须完成三至五项学习活动。

  (四)考试评价

  终结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相结合,通过开展活动如:读书比赛、演讲比赛、抽测积累量、即兴作文等考察学生的各项素质。

  小学语文教学方案 篇4

  教学目标

  1、认识蜻、蜓等14个生字。会写蚂、蚁等6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儿歌。

  3、有观察小动物的兴趣。

  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运用形声字的识字规律自主识字。

  2、通过阅读,让学生在优美的语言环境中识字。

  3、通过儿歌,让学生走进大自然,注意观察夏天的景物与气候。

  教学难点:

  1、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教会学生运用形声字的规律来识字的方法。

  2、通过阅读儿歌,让学生了解夏天的景物于气候特点。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看图识字,引出生字

  1、夏天就要到了。在夏天,同学们都喜欢干什么呢?(学生自由发言)

  2、我请大家看一幅很美的图,请大家看一看,想一想,图上都有什么呢?(出示彩图)

  出示生词卡片(有蜻蜓、蝴蝶、蚯蚓、蚂蚁、蝌蚪、蜘蛛等)

  3、他们在干什么呢?能不能用比较精彩的语言告诉老师?打开书57页读读。

  出示生词卡片:展翅飞、捉迷藏、造宫殿、运粮食、游得欢、接网忙

  二、小组合作,学习生字

  游戏:找朋友找出生字新朋友

  1、带拼音读词读句:谁认识这些生字新朋友?

  2、去掉拼音小帽子,你们还会读吗?练练吧!(自由练读)

  3、男女生比赛读。

  4、抽读生字卡片。(打乱次序)

  5、学生摆字卡。(边读边摆成3排)

  6、学生找字卡。(识字大王、识字小老师)

  7、游戏:拍手找朋友:图文结合谁是我的好朋友?我是你的好朋友。

  游戏:捉迷藏这些生字躲到了课文里,大家还认识吗?

  三、朗读感悟,兴趣学习

  1、自由试读识字儿歌。

  要求:(1)读准每个字的字音。(2)共有几句话,作上记号。

  请同学分别读这三句话。

  请挑一句你最喜欢的,赶快练练吧!

  2、合作学习:请把你喜欢的这一句,读给小组的同学听一听。

  3、全班展示读。反复练读这三句。

  4、表演读:星星创作奖神秘奖品奖给读得最好,表演得最好的小组。

  要求:每组挑一句最喜欢的,边读边表演。看哪一组读得最好,表演得最好。时间1分钟。

  5、全班展示:全班配合读,小组表演。

  6、小组比赛读。

  7、拍手连读。

  8、游戏:找尾巴全班拍手读,一人排顺序。

  读课文或边儿歌:

  小蜻蜓展翅飞

  小蝴蝶捉迷藏

  小蚯蚓造宫殿

  小蚂蚁运粮食

  小蝌蚪游得欢

  小蜘蛛结网忙

  四、合作学习,识记生字

  1、分类学习法:这么多生字怎么学更轻松呢?孙老师教你们一的好办法,就是分类学习法。

  2、小组讨论法:这些字可以分成两类,哪两类呢?同桌讨论一下。

  第一类:蜻蜓、蝴(蝶)、蚯蚓、蚂蚁、蝌蚪、蜘蛛

  第二类:展、运、网

  (1)学习第一类字:运用形声字的'构字规律识字

  1)编儿歌:蜻青青小虫天上飞

  2)虫+熟字:虫+青、虫+廷、虫+胡、虫+丘、虫+引、

  虫+马、虫+义、虫+科、虫+斗、虫+知、虫+朱

  编儿歌记生字:虫和青,蜻蜓的蜻;虫和廷,蜻蜓的蜓

  (2)学习第二类字:

  1)抽读生字卡片

  2)去掉拼音读

  五、指导写字

  1、指导写蚂、蚁。

  这两个字都是虫字旁,应该写得左右大致相等。虫字下面的提不要写成横。

  右边的马、义要写得瘦长一些。

  2、教师范写。

  3、学生书空。

  4、学生描红。仿写。

  3)兴趣延伸

  同学们,课下还可以观察一下,夏天其它动物都在干什么?

  小学语文教学方案 篇5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自读自悟理解课文内容,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理解作者为什么认为怀特森先生是的老师。

  3、认识到不迷信书本、不迷信权威的科学态度,是现代人必备的素质,是追求真理所需的可贵品质。教学准备教师查阅、收集关于不迷信书本、不迷信权威的故事、文章。

  教学过程

  一、回顾前文,导入新课

  在前几篇课文的学习中,我们认识了一位位不怕困难、苦战攻关、善于发现、极具科学精神的科学家。今天,我们再来认识一位极有个性的科学课老师——怀特森先生。他是作者心目中的老师。(板书课题)

  二、整体感知,初步理解“”

  默读课文,想一想:

  ①课文讲了一件怎样的事?

  ②作者为什么说怀特森先生是他“的'老师”?划出课文的中心句。

  (怀特森先生让我还有我的同学明白了一个重要的道理:不迷信书本、也不要不迷信权威。)

  三、读议结合,深刻理解“”

  1、作者用哪些事实说明怀特森先生是我的老师?

  2、老师在读这篇课文时,也不禁被怀特森先生独特的教学方法所折服,你喜欢这样的老师吗?

  3、怀特森先生的哪些言行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读、划、议)

  四、回归整体,加深对科学精神的认识

  1、古今中外,善于发现问题并研究问题的人往往不迷信书本、不迷信权威,你知道哪些事例?

  (二年级学的《画家和小牧童》中敢于给戴嵩指出错误的小牧童;四年级学的《两个铁球同时着地》中敢于挑战权威的伽利略等。)

  2、结合本单元前三篇课文,谈一谈你对科学精神又有了哪些认识?

  小学语文教学方案 篇6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理解作者为什么认为怀特森先生是的老师。

  3.学习这篇课文一事一议,从一个具体的事例发现一个道理的写法。

  4.认识到不迷信书本、不迷信权威的科学态度,是现代人必备的素质,是追求真理所需的可贵品质。

  【教学重难点】

  探究怀特森先生是我的老师的原因。

  【课前准备】

  搜集关于不迷信权威的科学事例;课件

  一、交流谈话,导入新课

  1、板书:的老师,同学们你们心中有的老师吗?那说一说你心目中的老师应该是怎样的?

  2、每个人心目中的好老师标准都不同,这节课,让我们跟随作者去认识一位他心目中的老师。把板书补完整,齐读课题。

  二、指导自读,初读感知。

  1﹑这是一篇略读课文,那我们应从哪些问题入手去读懂这篇课文呢?请同学们看自学提示。

  (1)自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2)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我的老师是一位怎样的老师?

  2﹑围绕提示,自读自悟。

  3﹑全班交流,读中点拨。

  (1)检查生字词。

  (2)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从这件事中可以看出怀特森先生是一位什么样的老师?文中有一句话是作者评价怀特森先生的句子,请找出来。

  出示句子:他是一个很有个性的人,教学方法独特,常常有出人意料的举动。

  全班齐读这个句子

  三、再读课文,走近“的老师”

  1、怀特森先生有哪些出人意料的举动呢?请同学们认真默读课文的1至5自然段,边读边用“____”画出有关的.句子。

  2、学生边读边思考

  3、反馈交流

  (1)怀特森先生编造上课内容,有关猫猬兽的一切都是他编造出来的。

  板书:编造“猫猬兽”

  (2)我们认真听课,认真做笔记,并按照课堂笔记答卷,却得都得了零分。

  板书:测试得零分

  (3)我们这次测试的零分都将写进每个人的成绩报告单里。

  板书:记入成绩单

  4﹑怀特森先生是怎样编造“猫猬兽”的?从文中找出句子。

  5﹑交流。

  怀特森先生不仅编造了这种动物的名称,还说出它的生活习性及灭绝的原因,并且还把头盖骨给同学们看。

  (这种动物从来没有存在过,可他讲授的时候却是“侃侃而谈”。结合插图理解这个词)

  6、面对老师这样出人意料的举动,他的学生们有什么样的反应呢?

  出示句子:不用说,我们全都气炸了。这算什么测试?怀特森算哪门子哪门子老师?指导朗读。

  四、细读课文,走进“的老师”

  1、可就是这样一位让人可气又可恨的老师却成了我的老师。怀特森先生这样做有何目的呢?默读课文第5--8自然段,找出作者认为怀特森是他“的老师”的依据,用“﹏”画出来。

  2、集体汇报交流。

  根据学生的汇报交流,板书:具有……具有……

  吸取教训

  逐渐……逐渐……

  不要……不要……

  3、引读

  (1)虽然怀特森先生故意编造“猫猬兽”的一切来忽悠学生,欺骗学生,但是作者认为他是的老师。那是因为——出示句子:他让我们知道,每一个人都应该具有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事物真伪的能力,同时也应该具有怀疑的能力。

  (2)虽然作者和他的同学们在测试中都得了零分,但是作者仍然认为他是的老师。那是因为——出示句子:他希望我们从这个零分中吸取教训,不要让自己的脑子睡大觉,一旦发现问题,就应该立刻指出来。

  (3)怀特森先生虽然把班上所有同学的成绩都记入成绩报告单。但是作者仍然认为他是的老师。那是因为——出示句子:他让我们在一个个饶有趣味又充满刺激的过程中,我们逐渐增长了见识,也逐渐懂得了如何去接近真理。

  (4)怀特森先生就是用这种独特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受到深刻的教育,让学生明白一个重要的道理,那就是——出示句子:不要迷信书本,不要迷信权威。

  (5)怀特森先生对学生的影响不是一时的,而是——终身受益。

  4、怀特森先生不愧是一位——(齐读课题)。

  五、实话实说,理解课题

  1、你喜欢这样的老师吗?你认为他是不是你的老师?

  2、其实这篇文章的题目是:《一个这样的老师》,而《我的老师》是编者改动的,那么编者为什么要改这个题目呢?谈谈你的想法。

  3﹑出示收集的有关科学精神的故事。

  六、总结课文,体会写法

  1、科学课是探索真理的一门课程。在科学研究上特别需要这样一种方法让学生懂得什么呢?(结合板书,引导学生总结课文。)

  2、这样一位教学有方的老师,培养出了这样一位学生,这就是本文的作者——美国的作家大卫·欧文。作者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是用了什么样的方法来介绍他的老师呢?

  2、写一个用一典型的事例来说明一个道理的片段。

  七﹑课外练习。

  (1)选取一个典型的事例,来介绍一位你最喜欢的长辈,注意写清你为什么喜欢他(她)。

  (2)课后继续查阅,收集关于不要迷信书本,不要迷信权威的故事。

  小学语文教学方案 篇7

  知识与能力:

  1、引导学生了解一词多义的语言现象。激发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

  2、理解文章概括具体的表达手段。体会概括叙述的句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

  过程与方法:

  读中体会,读中感悟

  教学课时:

  三课时

  教学内容:

  乐园

  教学重点:

  了解一词多义,理解文章概括具体的表达手段。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读一读,说说每组加点词的意思有什么不同?

  1、按组读词,读熟练,将不懂的'词语画下来,先和同桌讨论。

  2、检查朗读,说说每组词语的意思。

  3、以“走”为例,引导学生了解词语的本义和引早义。

  4、学生分组讲座理解多义词词义的方法。师小结:一词多义是指同一个词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意义不同,平时不断积累多义词在语境中的意义。引申义是由本义引申出来的。比喻义是用比喻的方法形成新的词义。理解时要以本义为基础。掌握联系语境中推断具体含义的方法。

  二、读一读,想一想,体会加点词语的作用。

  1、读,

  2、分组讨论:加点词语的作用。

  3、介绍概括具体式的表达手段。

  4、小结:阅读时抓住概括性的总起句和总结句,就能很快把握语段的主要意思,作文时使用概括具体式的表达手段,就能全面,具体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三、读一读,记一记。

  1、学生正确流利地读句子。

  2、讨论句子的意思。

  四、读一读

  1、自主学习:要有自己的见解指的是什么意思?短文是通过什么例子具体说明的?2、怎样阅读才有自己的见解?

  3、合作交流:明白有独到见解的是思维深刻的表现。

  小学语文教学方案 篇8

  教学目的要求:

  1能借助汉语拼音和插图,读懂文。

  2理解文,知道遇事要弄清事实真相,先问为什么,不要盲目地跟着别人跑的道理。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文,能用自己的话把这个故事讲给别人听。

  教学重点难点:

  本教学的重点是弄明白“咕咚”到底是什么东西,以及兔子听到“咕咚”声拔腿就跑,许多动物也跟着瞎跑的原因,最后野牛怎样给大家解除了误会。

  难点是理解故事所揭示的道理:做什么事,不应该盲目地跟着别人跑,而要问为什么,弄清事实真相。

  教具准备:

  文插图、配乐录音、卡片、小黑板。

  教学思路:

  先借助汉语拼音读文,初步感知文内容;接着指导学生带着问题逐段阅读文,进一步理解文内容,了解故事所揭示的道理;最后用以“扶”带“放”的方法指导学生学习自读文《小牛站起来了》。

  教学时间:

  三时。

  教学过程:

  第一时

  一、启发谈话,揭示题。

  1上新前,老师想出个问题考考大家:一个木桶中,装了满满的一桶水,假如你们把一块石子扔进水中,这时会发出什么声音呢?(咚,咕咚。)(板书:咕咚)就是这声音,曾经吓跑过好几种动物呢!你们想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吗?(想)好,老师今天就和大家一起来学习一篇新文,这篇文的题目就叫《咕咚》。

  2这是一篇阅读文。这篇文到底讲了什么事呢?下面请听录音。

  二、听全篇文的朗读录音,初步感知文内容。

  要求:仔细听,认真想,故事中的“咕咚”是什么?故事中讲了哪几种动物?(咕咚是熟透了的木瓜掉进湖里发出的声音。故事中讲了小兔、小鹿、小猴、狐狸、山羊、大象和野牛这些动物)

  三、借助汉语拼音,再读文,初步了解文内容。

  1标好自然段的序号。

  2画出你不理解的字、词。

  3指名朗读文,进行朗读指导。

  4出示小黑板,思考回答问题。

  全文共有____个自然段,____幅图,讲了____听到“咕咚”的声音,没有弄明白,拔腿就跑,后来____、____、____、____、____也跟着跑,只有____没有跟着跑。帮助大伙儿弄清了真相的事。

  四、指导看图,说清图意。

  出示文中的一、二、三、四幅挂图,要求学生按照“谁、在干什么、为什么这样”的顺序,说说每幅图的意思。

  图意参考:

  1兔子听到木瓜熟后掉进湖里的“咕咚”声,吓了一跳,拔腿就跑。

  2听到兔子的叫喊,小猴、小鹿、狐狸、山羊也跟着跑。

  3大象也跟着跑。野牛拦住了大伙儿,问“咕咚”在哪里,谁看见了?

  4兔子领着大家来到湖边,弄清了“咕咚”是什么,大家都笑了。

  五、小结过渡。

  刚才,老师和大家听了录音,读了文,看了插图,同学们对《咕咚》这篇文所讲的故事有了初步的了解。这篇文中,兔子听到“咕咚”声为什么拔腿就跑,其它几种动物为什么也跟着就跑,野牛为什么拦住它们,故事的结果怎样?这些问题你们想知道吗?(想)老师下一堂再和大家一起继续学习。

  第二时

  一、复习导入新。

  1通过上节的学习,你们知道“咕咚”是什么?

  2这篇文讲了什么事情,它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呢?下面我们继续学习文。

  二、阅读文一、二自然段。

  1(出示挂图1)这幅图讲了什么?(小兔听到木瓜掉进湖里发出的“咕咚”声,吓了一跳,拔腿就跑)

  2小兔为什么跑?(它认为咕咚可怕极了)

  3它有没有仔细看一下?(没有)

  4木瓜从高高的树上掉进湖里,发出“咕咚”一声,这声音太响了,胆子很小的'兔子听到这个声音会怎么样?(害怕)

  从哪儿可以看出来?(吓了一跳、拔腿就跑、边跑边叫)(随机理解:拔腿就跑)

  6它边跑边叫,对谁叫?叫什么?(对小猴叫:“不好了,‘咕咚’可怕极了。”理解:这里的“咕咚”是指一种东西的名称)

  7指导朗读:“不好了,‘咕咚’/可怕极了!”(注意停顿、重音、语气)

  三、阅读文三、四自然段。

  1(出示挂图2)这幅图讲了什么?(听了兔子的叫喊,小猴、小鹿、狐狸、山羊也跟着跑起来了。)

  2小猴为什么也跟着跑?从哪儿看出来的?(小猴听了兔子的叫声,认为“咕咚”追它们来了。从小猴子边跑边叫:“不好了,不好了,‘咕咚’来了,大家快跑哇!”可以看出)

  3“咕咚”追它们来了,小猴子心里会怎样?(非常害怕)

  4指导朗读:“不好了,不好了,‘咕咚’来了,大家|快跑哇!”(注意语气、停顿、重音。句中第二个“不好了”和“快跑哇”音要读得重一些,调要拉得长一点)

  小猴子那可怕的叫声,震动了整个森林。这一下森林里可热闹了。听!(放第四自然段的配乐朗读录音)

  6这一自然段中讲到了哪些动物?它们怎么样?“大伙儿”指谁?(有狐狸、山羊、小鹿。它们也跟着跑起来,边跑边叫:“快逃命啊,‘咕咚’来了!”“大伙儿”指狐狸、山羊、小鹿)

  7它们为什么叫“快逃命啊”?(它们认为“咕咚”是一种可怕的东西,要来吃它们了)

  8比较“兔子”“小猴”“大伙儿”说的话。它们讲的话相同吗?不同在哪里?(小兔子只是说“咕咚”可怕极了;小猴子认为“咕咚”追它们来了;其它的动物以为“咕咚”吃它们来了。它们把“咕咚”越传越厉害)

  9分角色朗读“兔子”“小猴”“大伙儿”说的话。

  10就这样,很平常的一声“咕咚”声,由于动物们的误解、误传,它成了一种很怪的动物,吓坏了森林中的许多动物,它们一个跟一个跑起来,就连大象也怎样了?(跟着跑起来)

  四、阅读文第五自然段。

  1(出示挂图3)这幅图讲了什么?(野牛拦住大伙儿问“咕咚”在哪里?谁看见了?)

  2野牛为什么没有跑?它是怎样做的呢?(野牛想搞清楚“咕咚”是什么。它拦住了大伙儿)

  3(出示“拦住”一词)你会做“拦”的动作吗?野牛是怎么拦的?(让学生通过演示理解)

  4野牛拦住了大象和大伙儿后是怎样问的?(指导学生用“先问____,再问____、____、____、____、____,最后问____”的句式回答。)

  分角色朗读“野牛”的问话和“大象”“兔子”的答话。

  五、阅读文六、七自然段。

  1(出示挂图4)这幅图讲了什么?(大伙儿知道“咕咚”的真相后,笑了)

  2大伙儿是怎样知道事情真相的呢?(出示文第六自然段和第一自然段)指导学生比较朗读后思考:

  (1)木瓜为什么会自己掉下来?(木瓜熟透了)

  (2)木瓜掉进湖里为什么会发出很响的声音?(从高高的树上掉下来撞击水面)

  (3)“咕咚”究竟是什么?(“咕咚”是熟透了的木瓜从树上掉进湖里所发出的声音)

  3知道了“咕咚”的真相后,它们都怎样呢?(大伙儿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笑了)

  4这里的“大伙儿”指谁?为什么都笑了?(“大伙儿”指:兔子、小猴、小鹿、狐狸、山羊、大象。它们知道了“咕咚”是木瓜掉进湖里发出的声音,弄清了事情的真相后,觉得自己刚才的行动十分可笑,所以笑了)

  这时候,它们会想些什么呢?(诱导学生进行合理想象。如:小猴想:我以后要向野牛学习,不再瞎跟着别人跑,而要问个为什么,弄清事情真相)

  六、结文。

  1这篇文主要写了兔子听到“咕咚”的响声,没有弄明白,就边跑边叫“咕咚”非常可怕。小猴子听了兔子的话,跟着跑起来,并且叫大家也快跑。狐狸、山羊、小鹿听到后,一边跑一边叫大家逃命。大象看见了也跟着跑起来。野牛却不这样。他拦住大家问“咕咚”在哪里,谁看见了。最后兔子领着大家来到湖边,弄清了事情真相。

  2在这个故事中,你喜欢谁?不喜欢谁?为什么?(在这个故事中,我喜欢野牛,因为它遇到事情不慌张,能先问个为什么,不盲目地跟着别人跑。我不喜欢兔子、小猴子、山羊、狐狸、小鹿、大象,因为它们遇事不先问为什么,别人怎么说,也跟着别人怎么说;别人怎么做,也跟着别人怎样做)

  3我们同学们以后遇到事情应怎么办?(遇事先问个为什么,弄清事实真相)

  第三时

  一、复述故事。

  1学生分小组试讲故事。

  2小组推选代表上讲台讲故事。

  二、表演故事。

  以八个同学为一组,戴好“木瓜”和“兔子”等七种动物的头饰,在音乐声中进行表演。

  三、辅导学生自学自读本第19《小牛站起来》。

  1借助拼音,读通文,初步了解文内容。

  (1)指名朗读,老师纠正读音。

  (2)读了这篇文,想想文告诉了我们一什么事情?(小牛没有听乌龟的劝告,不怕摔跤,终于学会站起来了的事。)

  2对照插图,找出与图相对应的自然段。

  (1)指名说说每幅图讲了什么内容?

  参考图意:

  ①小牛学站起来,几次摔跤,乌龟劝它别学了,小牛没有听从。

  ②不怕摔跤的小牛不仅站起来了,而且还在练习走路呢!

  (2)根据图意找出相应的自然段。(1—4自然段;—7自然段)

  3指名读后问题,思考回答:

  (1)小牛是怎样站起来的?(小牛不怕摔跤,不盲目地相信别人的话,通过反复练习,终于站了起来。)

  (2)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告诉我们遇到困难不要害怕,失败了不要灰心,不要盲目地相信别人的话,只要通过努力,就能克服困难,获得成功。)

  小学语文教学方案 篇9

  学习目的知识与能力

  1、凭借汉语拼音和插图读懂课文内容,懂得做什么事,不应该盲目地跟别人跑,而要问个为什么,弄清事实真相。2、朗读课文,并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个故事。学习时间:2课时。学习重点:

  1、读懂课文,并能悟出寓意。

  2、朗读课文,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个故事。

  学习难点:

  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个故事。

  学习准备:

  4幅插图。

  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设疑。

  今天我们学习第24课咕咚,这是一篇阅读课。随后板书课题。咕咚是什么东西?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你们想不想知道?请同学们打开书,读一读课文就会知道了。

  二、指导朗读课文,按整体——部分——整体三步来指导。

  (一)从整体指导读课文。

  1、让学生借助汉语拼音读一遍课文,标出自然段。

  2、对照插图读一遍课文,找出课文共讲了几种小动物,能按出场顺序说出来。

  3、同桌共读一遍课文,读后互相讨论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二)分段指导读课文。可带着课后问题读,读后再回答。

  1、指名读第1~2段。

  (1)师问:咕咚指的是什么?

  生答:咕咚是木瓜掉进湖里发出的声音。

  (2)师问:木瓜掉进湖里的声音怎样?从哪可以看出来?生答:这声音很大很重。因为木瓜熟了,从高高的树上掉进湖里的。

  (3)师问:兔子为什么跑?(课后第1题)

  生答:兔子听见这又大又响的咕咚声很害怕,吓跑了。

  (4)指导看第一幅插图。说说图意。

  举例:木瓜从树上掉进湖里还没有沉到湖底,溅起的水花还没有落下来,兔子已经撒腿跑了。它很害怕,一边跑还一边喊:“不好了,‘咕咚’可怕极了。”

  2、指名读3~4段。

  (1)师问:小猴子为什么也跟着跑?他还说了什么?(课后第2题)

  生答:小猴子听了兔子的话也跟着跑起来。他说:“不好了,不好了,‘咕咚’来了,大家快跑呀!”

  (2)师问:还有谁都跟着跑起来?(课后第3题)他们又喊叫什么?

  生答:听了猴子的话,狐狸、山羊、小鹿都跟着跑起来。他们一边跑一边叫:“快逃命啊,‘咕咚’来了!”

  (3)请三个同学分别把兔子、小猴子和大伙喊叫的话读一读,并说说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不同?最后一问比较难,老师可做提示。

  生答:有很多话都是越传越走样。因为他们是按照自己的理解去说的,而他们的理解不一定对。他们不是有意造谣来吓唬人的。

  (4)指导看插图

  (二)。说出图意。

  举例:很多野兽都跟着跑起来,它们全张着嘴喊叫,面带惊慌的表情。

  3、指名读第5段。

  (1)师问:狮子为什么没有跑?他是怎样做的?结果怎样?(课后第4题)

  生答:因为狮子不知道“咕咚”是什么,它在哪里,所以它没有跑。

  狮子拦住小兔和其他动物,追问谁看见“咕咚”了。结果谁都没看见“咕咚”是什么,兔子只是说它听见的,“咕咚”在那边的湖里。

  (3)指导看插图

  (三),并说说图意。

  举例:狮子在前面,非常沉着冷静地拦住大家,追问谁看见“咕咚”了。

  4、指导朗读6~7段。

  (1)师问:他们来到湖边看见什么?听到什么?生答:他们来到湖边看见正好又有一个木瓜从高高的树上掉进湖里,听见“咕咚”的.声音。

  (2)师问:最后大伙儿为什么都笑了?(课后第5题。)生答:因为大伙都明白“咕咚”是木瓜从树上掉进湖里发出的声音,不是什么可怕的怪物,真相大白了,它们感到自己的行动十分的可笑。

  (3)指导看插图

  (四),并说说图意。

  举例:大家的表情各不相同。狮子在严肃地讲道理,兔子看清“咕咚”是什么了,不再惊慌,变得不好意思了。

  (三)让学生读全篇课文,并回答问题。

  1、大家齐读一遍课文。

  2、师问:你读了这篇童话,懂得了什么?

  生答:我懂得做什么事,不应该盲目的跟别人跑,听信谣传,而要问个为什么,弄清事实真相。

  第二课时指导作业:

  一、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课后第2题。)

  (一)分段读课文。1~2、3~4、5、6~7段。

  (二)让学生看着插图试着说说这个故事。(自己准备)。

  (三)按照课后第1题的5个小问题的顺序同桌互说,互相帮助讲故事。

  (四)指名讲故事,大家评论讲得如何。

  (五)请1~2人到前面给大家讲这个故事。

  二、让同学回到家里讲给爸爸妈妈听;或讲给同院的小朋友听。

  小学语文教学方案 篇10

  教学目的:

  1.知识与能力:认识8个字,会写3个字。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过程与方法:随文识字

  3.情感态度价值观: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感受泉水的美。

  教学重点:

  识字

  教学难点:

  缶字旁,在具体环境中理解字义。

  教学手段: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学习第一段的三个生字

  同学们,开学已经一个月了,在这段时间里你们感受到大自然的变化了吗?对于北方来说,春天来得比较晚,进入四月,春天的脚步就越来越近了。你们听,(播放流水的声音)看画面(泉水从山上流下来),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

  出示课文第一段,自由读,贴出生字:哦

  股缝

  1.读准字音

  2.用多种办法识记生字:

  “哦”有什么好办法记住这个字吗?这个词表示明白了,在句子中该怎样读呢?个别读。师生对读。

  怎样记住“股”字?月字旁的字大多跟身体有关,“股”指的是大腿,在这句话中指什么呢?读一读,用“一股”说话。指导书写。

  同学们和老师一起看看自己的手指缝,缝,就是物体间的空隙,谁还能用这个字组词?贴卡片:石缝。

  过渡语:泉水就是从岩石的裂缝或地下涌出地面的水,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第五课《泉水》。齐读课题。泉字大家已经认识了,怎样写呢?教师范写。

  二、初读课文

  画出生字

  1.教师范读

  2.学生自由读,对照屏幕画出生字。

  3.检查生字认读情况

  (1)读音节,纠正字音。

  (2)把生字的音节去掉,找朋友。

  (3)齐读生字

  三、随文识字

  1.请大家借助小组内的生字卡片,用多种办法记住字形,看哪个小组最会合作。

  2.小组汇报生字

  “塔”我们用三种办法记住了“塔”字,(换一换)(加一加)(想象记字),指导书写。看看图片,发现塔有什么特点了吗?谁能用这个字组几个词?指导书写。理解“水塔”的意思,“天然水塔”指的是什么呢?请大家读读课文。泉水从山上源源不断的流淌下来,整个样子就象一座自然形成的水塔,可见,泉水真的是很多很多。怎样读出泉水的多呢?指导读文。

  “罐”泉水很多很多,所以,山里的姐姐就提着瓦罐来打水了。出示

  “瓦罐”的图片,怎样记住罐字?罐是缶字旁,缶是什么意思呢?出示课件,知道缶是一种大肚子小口的器皿。所以,带有缶字旁的'字大多跟器皿有关。

  泉水从山腰流向平地,他又看见了谁呢?指读第三段。

  出示“杜鹃花”的图片,由鹃字的鸟字边,你想到了什么?出示“杜鹃鸟”的图片。可见,鹃字也是形声字。师生对读第三段。

  小组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的4、5自然段,看看泉水又遇到了谁,说了什么?

  让我们来听听画眉鸟的叫声吧!(播放课件)学习“脆”字。在哪里见过这个字?还能用“清脆”说话吗?

  四、巩固练习

  1.这些字跑到别的地方,认识吗?游戏,点击花朵,读出句子或词语。

  2.配乐读全文

  知识点

  字:坡、喝、饱、静

  词:石缝、灿烂、瓦罐、杜鹃、歌唱、清脆

  重点句子:

  1、泉水流进山腰的水池,山里的姐姐提着瓦罐来打水。泉水说:“来吧,来吧!我的水很多很多,山上有一座天然水塔。”

  2、泉水流过山间的平地,火红的杜鹃花照见了自己美丽的身影。泉水说:“照吧,照吧!我的水很清很清,像一面明亮的大镜子。”

  3、泉水流到山坡的果园里,果树大口大口地喝水。泉水说:“喝吧,喝吧!我的水很甜很甜,喝饱了,你们能结出更大更甜的果子。”

  4、泉水穿过静静的山谷,画眉鸟在尽情地歌唱。泉水说:“唱吧,唱吧!我的琴声很美很美,正好为你清脆的歌声伴奏。”

  小学语文教学方案 篇11

  教学要求:

  1.能说出在日常观察中的发现;

  2.能认真听别人说话,把握主要内容,并能比较完整地转述;

  3.把话说清楚明白,并能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习惯。

  教学难点:

  能真实清楚地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交流生活中的观察发现。

  (一)课件播放书中的“三幅图”

  1.同学们在这三幅图中发现了什么呢?用一句话简单地说说。(学生说,老师及时指导)

  2.这段时间我们观察了不少身边的事物,你一定有了新发现。那我们每个人就在小组里,说说自己的发现。有一个要求,别人说的时候,要专心听,你要记住,你们小组的同学都有哪些发现。(学生小组交流。)

  (二)好,老师特别想了解你们组的组员们都发现了什么?用“我们组的组员……”的句式说,看谁记得多。(各小组推荐代表发言。)

  1.同学们说的真多,而且说得特别清楚,老师给你们一个建议,当你要说很多个同学的发现的时候,不用说每个人的名字,可以用上“我们组,有的.同学发现了……有的同学发现了……还有的同学发现……”句式。(指几名学生说。)

  2.听了同学们的发现,老师对其中的一个发现可感兴趣了,那大家又对哪一个发现最感兴趣?(学生发言。)

  3.如果你对谁的发现感兴趣,就去问问他(发现者)到底怎么回事?(学生提问,学生解释。)

  4.我们经过交流,就会越来越明白,因此老师提议,我们每个小组选出一个人的发现,然后以他的话题,展开交流,可以提问,可以补充,你想说什么,就说什么。(小组交流。)

  (三)老师发现有的小组交流得特别充分,而且有的同学还发现了一些特别有趣的植物。

  1.指名让学生说出发现,然后其他学生提问,发现者解释。

  2.老师适时介绍自己的发现。

  3.你还知道哪些有意思的植物吗?(学生回答。)

  小结:同学们,大千世界,真是无奇不有,如果我们有机会亲自去观察、去发现这些有趣的植物,该多好啊!

  二、总结下课。

  同学们,从天到地,从地到天,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非常神奇,只要你是一个善于观察的孩子,你一定会发现更多的奥秘。这一节课就上到这里,下课。

  教学反思:

  学生汇报自己的观察,将重点都定在了发现一词上,大家都很积极,好像争着比谁的发现最多最奇,但把“观察中”忽视了,而怎么观察到的,自已观察时所做了什么,这个过程学生却大多数都是只字不提。引导学生将自已是如何观察到的,及观察时自已是否认真等过程说了出来,这就为观察的内容提供了真实性的证词。

  小学语文教学方案 篇12

  教学目标: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4自然段。

  品读课文,了解彩塑、壁画和藏经洞的特点。

  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体会“敦煌艺术宝库”在世界文化的地位,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

  品读课文,了解彩塑、壁画和藏经洞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同学们,在古老的丝绸路上,在神秘的三危山下,在茫茫的沙漠中,蕴藏着一颗璀璨的明珠,它就是——莫高窟。对,它就是世界上保存最完全、规模最宏大、艺术价值的石窟艺术宝库——莫高窟。

  2、每一个去过莫高窟的人,都会发出这样的赞叹——(出示第五自然段)

  3、莫高窟里究竟有些什么,使它能称为“举世闻名的艺术宝库”呢?(相机板书)

  4、今天,让我们再次走进莫高窟,先跟随作者的脚步去欣赏精妙绝伦的彩塑。

  二、感受彩塑的个性鲜明,神态各异

  1、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读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一边读一边想:你在莫高窟看到了哪些彩塑?

  2、老师今天带来了三幅图片,请大家看一看,猜一猜:哪幅是慈眉善目的菩萨?哪幅是威风凛凛的天王?哪幅是强壮勇猛的力士?你的依据是什么?

  3、师述:这就是慈眉善目的菩萨,她端庄温情,含笑自如;这天王身着戎装,身披铠甲,真是威风凛凛;这就是强壮勇猛的力士,瞧他这模样,一定是力大无比!

  4、这些彩塑有的“慈眉善目”,有的“威风凛凛”,有的“强壮勇猛”,样子各不相同,这就叫:个性鲜明,神态各异。

  5、这两千多尊彩塑中,有一尊长达16米的卧佛,(出示图片)谁来读读描写卧佛的句子?指读。

  (评价:

  ①读得不错,如果你的朗读能让大家感到卧佛像活的一样就更棒了。

  ②是啊,我们似乎还听到他的呼吸声。

  ③真是“惟妙惟肖”。)

  7、这两千多尊彩塑中,据说的有9层楼那么高,最小的只有巴掌那么大,但每一尊都精致巧妙,这就叫“精妙绝伦”。

  8、齐读:这段话先总写了彩塑的特点,再分别介绍三种彩塑,接着描写一尊卧佛的特写镜头,最后总写游人的感受,写很有条理。下面,我们一起来读读这段话。

  三、感受壁画的宏伟瑰丽

  1、莫高窟之所以被称为艺术宝库,是因为—莫高窟不仅有精妙绝伦的彩塑,还有四万五千多平方米宏伟瑰丽的壁画。

  (出示)

  莫高窟不仅有精妙绝伦的彩塑,还有四万五千多平方米宏伟瑰丽的壁画。

  (1)请同学们联系上下文看看,这句话在上下文之间起什么样的作用?

  (2)这句话的前半句概括的第几小节的内容?后半句呢?这样的句子,我们称它为过渡句,过渡句可以使文章前后连接自然、流畅。

  由此我们可以想到,壁画的特点是——宏伟瑰丽。

  2、齐读,这句话中哪里写出了壁画的宏伟?

  “四万五千多平方米”听起来很大,但到底有多大,让我们来算一算。

  请同学们看看我们上课的教室,它大概是一百平方米,算一下,“四万五千多平方米”相当于多少个这样的教室?

  有人说,如果把壁画全部排列起来,有二十公里那么长,可见,敦煌壁画是多么宏伟呀!

  3、壁画的宏伟瑰丽还表现在什么地方?请同学们默读第三小节,用心读,大胆想,要把文字读成活动的画面,读完后说一说,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刚才,同学们静静地读,默默地想,你仿佛看到了什么?谁先说给大家听?

  4、同学们很会读书,真的把文字读成了鲜活的画面,敦煌壁画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历史悠久,技艺精湛,被西方学者称为“墙壁上的图书馆”。课文中这样概括地写了壁画的内容——引读“壁画的.内容丰富多彩”一句。

  5、敦煌壁画中,各种佛像画、故事画、山水画、动物画、神话题材画、装饰图案画等应有尽有,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那成百上千的飞天。

  请同学们自由读一读写飞天的句子,想想怎么才能把婀娜多姿、美丽迷人的飞天读到我们的眼前?

  (1)学生自由读。

  (2)指名读,教师指导。

  (3)谁愿意再来读一读,我给你配上音乐。其他同学可以闭上眼睛,一边听,一边用心去想象画面,用心去欣赏画面。

  (4)评价:读得怎么样?掌声送给她。谢谢你给了我们美的享受。

  壁画上的飞天和同学们想象中的飞天一样吗?让我们来欣赏一下。(出示飞天视频)

  教师引说:在全部敦煌壁画中,有四千多个姿态万千、妩媚动人的飞天。壁画上的飞天,有的——有的——有的——有的——有的——

  6、同学们,课文用一个排比句来描写飞天,句中用五个有的写出了飞天的不同姿态,句式非常整齐,而且描写飞天形象用的都是四字词语,读起来朗朗上口、悦耳动听。

  (1)请同学们大胆想象,仿照课文的句式也写一写飞天。就写在书上的空白处,写一个正常,写两个超常,如果能写出三种,那就太超长了!

  (2)指名交流。

  7、同学们笔下的飞天,和莫高窟飞天壁画一样,姿态万千,优雅柔美。

  师引读——看着这些?

  四、感受藏经洞,接受爱国主义教育

  1、敦煌彩塑神态各异,敦煌壁画宏伟瑰丽。游览莫高窟,有一个洞窟是必须要去的,这就是面积不大的藏经洞。事实上,现在的藏经洞,只是一个普普通通、黑咕隆咚的小洞,里面一无所有,人们为什么一定要到这个小洞前看一看呢?

  请同学们读读课文第4节,你能找到理由吗?

  2、指名交流。

  藏经洞里曾经藏有丰富的藏品,封存着中国几千年灿烂文化和艺术辉煌。(板书:藏品丰富)

  请同学们再读读这段话,注意一个曾字,你读出了什么?

  3、是呀,这长宽仅2.7米左右,高仅2.5米左右的洞窟曾经封藏了六万多件的文物,如果把这六万多件文物一个挨一个排列起来,有25公里之长。可如今藏经洞陈列馆展出的只有19件文献真品!请同学们再来看一段资料,让我们静静地听一听历史的控诉。(朗读文字)

  看了这段文字,你想说什么?

  4、是呀,藏经洞见证了一个古老民族的屈辱和懦弱,也激发了中华儿女奋发向上的动力。让我们带着自己的感受,齐读这小节。

  五、总结全文

  敦煌文物的散失,对中国文化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但她也让全世界看到了古老的中华民族几千年灿烂文化和文明的伟大魅力。

  作为中国人,我们理当为祖国的灿烂文化而感到自豪。让我们自豪地读————(出示第五自然段)

  板书设计:

  18、莫高窟

  彩塑精妙绝伦

  壁画宏伟瑰丽

  藏经洞藏品丰富

【小学语文教学方案】相关文章:

小学语文线上教学教研活动方案(精选5篇)04-13

小学语文教学教研活动方案(精选7篇)08-14

小学语文活动方案12-20

小学语文阅读活动方案03-14

小学语文节活动方案01-01

小学教学活动方案04-11

小学语文活动方案14篇04-08

小学语文教研活动方案04-03

小学语文组教研活动方案0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