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上为什么学生读不出味道
更新时间:2022-06-17 01:10:38 小学资讯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语文课堂上为什么学生读不出味道
语文课堂上,听孩子的琅琅书声是一种享受,如同优美的旋律,令人陶醉,尤其是那抑扬顿挫、错落有致的音韵,更能使人精神为之一振。身为语文教师,自然希望这种美妙的读书声可以常驻自己的课堂。
比如,在上《圆明园的毁灭》一文前,许多老师会在脑海中勾勒:面对祖国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孩子们自豪喜悦、激情满怀;面对英法联军的强盗行径,孩子们义愤填膺、无比仇恨;面对圆明园的毁灭,孩子们痛心疾首、万分悲愤。总之,在课前预设中,总觉得孩子们一定会随着学习的深入,用深情并茂的朗读来表现自己内心的喜怒哀乐。
然而,在听不少老师执教这一课时,并没有看到想象中的画面。面对英法联军的烧杀抢劫和圆明园的毁灭,孩子们自然是满腔仇恨,但是,除了声音响亮之外,却怎么也读不出内心的愤慨。一句话,孩子们的朗读就像少了鲜味剂的菜肴,没有唤起人“食欲大增”的“滋味”。
这索然无味的朗读,不由想起一篇文章——《由〈一堂训练课〉想到的》中的一段话:“有的教师上课呢,也是进了课堂之后,就只管自己的‘教’,不去管学生的‘学’。比如,只是一味地展现课前的‘预设’,而对课堂上‘即时’发生的情况置若罔闻;只是考虑考虑课的‘整体’推进,而不去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只是想追求课的‘完美’(把打算要讲的内容都讲完,把准备好的环节、流程都进行完),而不去做内容、环节和流程的增、减、调、换……”
的确,在课堂上,老师过多地关注了自己不应该关注的——老师的教,而忽略了最应该关注的——学生的学。尽管,在课前一直提醒自己要以学定教,可除了关注预案的完整呈现外,还是把学生的学给忽略了。
正是因为过于关注预案的完整呈现,使得自己再次忽略了初读板块的呈现。一篇课文的教学,让学生先把课文读通、读顺、读准,以至读好,确实是很重要的‘板块’,一定要舍得化时间。实际上,这个板块落实好了,课文的教学任务已经完成大半了。
&
nbsp;可是,在预设《圆明园的毁灭》这篇课文的教学预案时,老师们考虑到这是如果第一课时就这样简单、实在地让学生读课文,会不会让听课的老师失望?思前想后,为了有更多的时间做所谓“精彩”的流程展示,再次截短了初读板块的时间。
正是因为过于关注预案的完整呈现,使得老师忽略了朗读教学的指导。脑袋中想着的尽是下一个环节的教学流程,使得朗读教学如浮光掠影般匆匆而过。尽管在教学过程中,知道有些教学环节,尤其是课文的朗读,很有必要停下走流程的步伐,细致耐心地做一番引导,可结果竟然鬼使神差地一掠而过。
古人云:“读书切忌在慌忙,潜咏功夫兴味长。”假如在初读板块中,引领学生在读通、读准课文的基础上,花足时间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或许在后面的课文教学中,学生有滋有味的朗读就水到渠成了。
朗读的“无味”,再次提醒了我们:语文课堂教学必须立足于学生的学,以学定教
【语文课堂上为什么学生读不出味道】相关文章:
海水为什么流不出地球03-29
小学生语文课堂上玩的游戏活动03-09
为什么查不出来录取结果03-31
为什么录取结果迟迟不出来03-23
为什么英语A级证书查不出来06-24
可微为什么推不出偏导数连续03-09
为什么志愿录取结果一直不出03-27
为什么可微推不出偏导数连续01-15
有苦说不出的句子03-05
心里有苦说不出的句子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