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三讲三不讲”的原则是什么

更新时间:2022-06-18 07:38:58 材料素材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教师“三讲三不讲”的原则是什么

教师教龄与上课讲话多少有密切关系。记得初上讲台时,备好一节课,常常二十分钟左右就讲完了,剩下的时间不知干什么,讲课过程中为了缓解压力经常看手表或频繁擦黑板。随着教龄的增长,教师往往越来越 “能讲”了,不仅在课堂上滔滔不绝,而且还要拖堂讲。授课过程中,一些学生听累了就可能讲话,教师于是善意提醒学生“请同学们管住自己的嘴,专心听教师讲”。事实上,有时要管住自己嘴的,恰恰应该是教师自己。正因为教师讲多了,学生才丧失了讲话的机会,而学生又有表达的权利和说话的欲望,所以他们不得不悄悄地说话。如果教师少讲点儿,让学生尽情地说,这个矛盾不就解决了吗?

教师“三讲三不讲”的原则是什么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该讲而开讲的地方太多了,多到学生产生了逆反心理。难怪即使是学习成绩很差的学生也会厌烦地说:“我们老师就爱叨叨,一道题讲8遍!”这类学生学习不好,题目不会做,教师多讲几遍,为什么他们还会反感呢?一方面,没有人喜欢喋喋不休;另一方面,教师的讲解剥夺了学生独立思考的机会。这就叫“吃力不讨好”,这也是“教师不知讲了多少遍,考试考到了原题学生还不会”的原因。可见,对于“讲”,教师应该好好地反省反省了,下面举例说明。
  在一个关于“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课堂上,授课教师板书课题后说:“本节课我们将要学习到的是第二次鸦片战争,由此我联想到第一次鸦片战争,有哪位同学能告诉我,为什么英国当年要发动第一次鸦片战争?发动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目的是什么?这是我们前面所学到的内容,有同学知道吗?想不起来,有没有?会的同学请举手,有的同学很犹豫。好,请这位同学吧,你来!”问这个问题老师用了一百多个字、近半分钟的时间。事实上,这是仅用17个字、6秒钟就可以解决的问题,教师却用了26秒钟来嗦嗦,反而对学生的思考造成了干扰。那么,教师怎样才能管住自己的嘴呢?
  首先,教师要明确哪些该讲哪些不该讲。学生已经会的不讲,好学生能讲的就让学生讲,讲了仍不会的课堂不讲;要多讲易错点、易混点以及学生讲不透的问题点。坚决刹住“以讲代学、一讲到底”的风气,拒绝教师话语霸权。
  其次,要把握讲的时机。要讲在学生合作学习后仍感困惑时,讲在学生体验肤浅时,讲在学生探究卡壳时,讲在学生走不出误区时,讲在学生背景材料匮乏时,讲在学生认知模糊时。
  教师语言的精辟、生动、形象、概括对构建高效课堂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教师,千万不能陶醉于“千言万语”之中,要经常反思一下,自己有多少话能说在学生的心坎上。
  下面结合本人的教学实际,谈谈在习题讲评时哪些情况下不讲、哪些情况下开讲,如何讲到点子上,并将其概括为“三讲三不讲”原则。
  一、学生已经会的不讲,讲学生理解不透、审题不清的
  目前我们高二年级的自编练习中每讲一般有12道选择题和2道非选择题。如果每题都讲,一节课时间可能不够,还会把学生讲睡了,使学生听烦了。怎么办呢?就要有选择地讲。
  比如必修一第13讲的练习,经过统计发现,选择题错误率在50%以上的有第4、6、8、9、12题,那就讲评这5题,并且在讲评过程中点明每题的解题关键、特色。以下举例说明。
  第4题 诗歌是时代风貌的体现。下列诗句能够证明唐朝后期坊市制度开始被打破的是
  A.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
  B.草市迎江货,津桥税海商
  C.洛阳风俗不禁街,骑马夜归香满怀
  D.市人日中集,于利竞锥刀
  本题答案应为 “C”,学生选 “A”或“B”都有,这应与其文言文水平欠缺有关。“坊市制度”是学生易错的知识点。为了简化讲解过程,我首先提醒学生找出题干中的关键词,学生指出是“开始被打破”。我接着问:“坊市制度”最主要的特征是什么?学生回答不准确,我强调其主要特征是 “时间空间限制”。而 “C”项 “洛阳风俗不禁街,骑马夜归香满怀”反映了夜市的繁荣,表明突破了时间限制,说明“坊市制度开始被打破”。“A”反映了整齐划一的城市布局,“B”说的是草市,“D”反映政府对市的严格,故选“C”。
  再以非选择题第13题为例。第一、第二问学生回答得较好,不需讲;第三问回答得较差,需讲。
  材料3 明清时期,在工商业发达地区和交通要冲,兴起了一大批以经济功能为主的中小工商业城镇,尤以江南地区为盛。这些市镇商业繁荣,人口密集,有的多达数万人。
  问题:根据材料3,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清时期商业发展呈现了哪些新特点。
  这是材料题的一种典型问法,依据材料或所学知识回答问题也是学生的难点,不少学生或者照抄材料,或者照搬课本知识,总之,回答得不全面或语言不精练。
  为了引导学生审清题意、举一反三,我是这样处理的:分别请高二(3)班的学生甲(上课走神)、高二(4)班的学生乙(该问回答差)读题,并分析答案来源(是材料还是所学知识),并指出应如何作答。学生回答后,教师稍加强调, “材料与相关知识结合”,并尽量用学科语言概括。
  二、学生自己能掌握的不讲,讲学生讲不透的问题
  目前高二文科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较高,每次做完练习都有不下10名学生找我面批。根据这种情况,讲评练习时,我借助已经面批的学生来共同完成任务。例如:必修一第12讲第4题学生回答的准确率只有30%。
  第4题 《庄子・让王》:“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这句话
  ①反映了小农经济下人们的理想和追求
  ②展现了自给自足、生活富裕的画面
  ③体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④表达了人们对社会安定的期盼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解答组合式选择题历来是学生的难点,学生经常因一两个备选项纠结不清而导致误下判断。比如本题选“A”的学生就很多。一些学生由于不了解生活,容易将一些生活常识相混淆。在高二(3)班我请学生丙、高二(4)班请学生丁(已找我面批)讲解此题。丙说“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是指人们按时 “劳作”,生产、生活有规律。但生活有规律,是否就是 “富裕”?学生异口同声回答:“不一定。” “‘既然不一定’选②是否妥当?”“不妥当。”教师一边听一边观察学生的表情,待对话结束后再次问道:“听明白了?”学生答:“听明白了。”既然听懂了,我就没有必要再重复。   当然,也有的问题学生知道了但讲不明白,那就再请别的学生讲。如果还讲不清,最后则由教师讲。
  例如2011年安徽文综卷第15题 辛亥革命“不过是宗法式的统一国家及奴才制的满清宫廷瓦解之表征。至于一切教会式的儒士阶级思想,经院派的诵咒书符教育,几乎丝毫没有受伤”。这一评价
  A.代表了新文化运动时期的认知水平
  B.对思想启蒙方面的局限性认识不足
  C.肯定了反对专制、追求民主的愿望
  D.基本上不符合辛亥革命的历史事实
  此题理论性强,有些学生虽然已经找我面批但仍难讲清,我就多花时间重点讲。
  这时教师的讲解不仅能解惑,还可上升到理性阶段,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这样既可以节省时间,又会使学生更信服教师。
  让学生讲,可以调动学生学习、思考的主动性、积极性,树立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拉近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同时也可对面批效果进行检验。要尽量避免出现表面问问题闹哄哄,过后学生仍然一知半解、糊里糊涂的局面。
  三、讲了仍不会的课堂不讲,课下看对象分步讲
  俗话说,文史不分家。历史试题特别是中国古代史试题的材料,经常出现难懂的文言文,不少学生对此感到非常头痛,历史教师应针对历史学科试题的特色积极寻找答题良策。本学期第二次月考中的第7题就属于这种情况。
  第7题 中日甲午战争时,慈禧太后命人向李鸿章问策。李鸿章愤怒地说:“总理度支(户部),平时请款辗驳诘,临事而问兵舰。兵舰果可恃乎?……政府疑我跋扈,台谏参我贪婪,我再哓哓不已,今日尚有李鸿章乎?”在李鸿章看来,甲午战争失败的原因在于
  A.军费不足、朝廷猜忌和同僚的倾轧
  B.军费不足、洋务派失误和朝廷猜忌
  C.同僚倾轧、朝廷猜忌和洋务派失误
  D.同僚倾轧、洋务派失误和军费不足
  在课堂上我简单讲解了 “我再哓哓不已”的含义,并指出本题的关键词句为 “政府疑我跋扈,台谏参我贪婪”,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得出正确答案,大部分学生表示已经听懂。下课后,个别学生愁眉苦脸地找到我,表示自己不懂题干的意思。我首先将题干进行翻译,然后耐心地指出,语文材料阅读题与历史材料解析题的要求及解法都不同。语文题中的字、词、句、音都有可能是考查的对象,超出所学知识的则会有注解。而历史题要求不同,只需要解读关键词句。我想借机考查学生上课是否听讲,于是问: “本题中的关键词句是什么?”学生回答“政府疑我跋扈,台谏参我贪婪”。接着,我鼓励学生说 “很好,上课用心了”,并说不用发愁,解答本题把握这一句就足够了。
  同时,我告诉学生语言文字知识特别需要平时积累,不可能一蹴而就;借此机会查找自己不清楚的“哓哓不已”就能掌握其含义;自己动手查资料并真正理解的知识,比依赖老师讲解获得的效果更好。学生高高兴兴地走了,后来还告诉我这一词语的含义及用法。
  在教学中绕过非重点而又难缠的问题,可以节省教师的讲解时间,又告诉了学生学习的方法,激发了其学习兴趣,何乐而不为呢?
  《历史课程标准》(实验)要求:“倡导学生主动学习,在多样化、开放式的学习环境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与参与性,培养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本人在讲评习题时,就是想以此为指导,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三讲三不讲”的原则是什么】相关文章:

蛮不讲理方程是什么04-03

smat原则是什么03-24

品质管理三不原则是什么03-27

专业调剂的原则是什么04-15

as well as的用法总结是什么原则03-16

投档原则和录取原则是什么意思04-14

美术生录取原则是什么04-03

mece原则的核心要义是什么03-18

smart原则是指目标是什么06-22

英语翻译的三大原则是什么03-25